任何人多用点时间来研究我们的排名,就会发现英国在排名表中依然成绩斐然,2009年更为出色。此次排名,剑桥大学仅落后于哈弗,前6名大学英国占了4所。而整体看来,世界前200名中,英国大学高占29所。
出席全球范围世界大学排名会议时,我们经常被问到:英国高校为什么能在排名表中表现强势。首先要说明的是,英国的成绩与排名制作方QS公司位于伦敦这一事实毫无关联。QS是一家全球性机构,在世界主要城市如巴黎、斯图加特、新加坡等都有部门,着眼全球范围搜集数据。
在学术和雇主评价方面,我们也没有过多地依赖英国声音。这些调查的参与者们来自英国的仅占10%,并且学术调查参与者们不允许为自己的院校投票。
此外,并非我们一家排名反映出英国高校的骄人成绩,我们排名表中入榜的高校同样也出现在其他排名体系,如台湾财团法人高等教育评鉴中心基金会 (HEEACT)的排名和中国上海交通大学(ARWU)的世界大学学术排名。不同在于,同一学校我们的排名更显卓著,如剑桥大学在QS排名第2,在上海交通大学排名和HEEACT的排名分别是第4和15。
英国高校在我们的排名中非常显要有很多原因,其中之一是很多高校的大量专业课程更胜一筹,而其他排名体系侧重评估各高校的科研实力。我们知道即使是偏向科学的帝国理工学院,仍然有着备受推崇的商学院及其他社科院系。
但从核心讲,英国高等教育在国际上的成就也反映了政府政策上的目的性。英国大约有130所大学,而大量的研究经费主要流向其中的四分之一,也基本上是我们排名表中上榜的高校。此举尽管遭到其他院校的反对,英国政府最近声明将延用先前政策。
尽管教育更加平等主义的欧洲大陆存有极度异议,政治家们得到的讯息是该方案行之有效。所以德国启动了19亿欧元的“精英计划”(Excellence Initiative),将研究经费集中投放给9所大学。同样的,欧洲委员会也成立了欧洲研究委员会,力图在欧洲大陆筹建为数不多却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研究团队。
近些年来,英国政府将研究经费集中投入,并增加了额度,结果是我们排名表中位列前20的5所高校,其中3所——剑桥,牛津和帝国理工——得到完美的学术评分,即100分满分,学术评分占高校最终总分的40%。另外两所高校,伦敦大学学院(UCL)和爱丁堡大学 ,此项分别获得98分和97分。有趣的是,研究经费的集中投放好像并没有打造出高被引研究项目。我们对于平均每个院系教员的援引率统计得出,此项得分最高的是UCL, 得分90(满分100),位于36所其他国家的院校之后。
我们运用的另外一个评估要素是雇主评价,该项对英国高等院校的成绩更为有利。其中6所英国大学获得满分100分,另有6所获得99分,不论从哪个方面来看都是极大的支持。
英国高校广受雇主欢迎这一点,对于英国高校非常有益,尤其当前国内外各高校之间存在着激烈的市场竞争,更不要提英国政坛正针对高校收费及学位价值展开争论。排名表的国际学生数目则显示了英国高校对世界各国学生的吸引力。伦敦政治经济学院 (LSE)在此项上占据世界第一,帝国理工也获得100分,而UCL、牛津、剑桥则是分别是99分、97分和96分。
学生体验的很重要一点是学校拥有足够的师资来教育学生,这一项我们通过教员/学生比例来进行评估。该项是欧洲教育普遍优于美国的评估项之一。再一次的,我们排名表前20的5所英国高校中有4所在师生比例项目上获得满分,并且英国高校倾向于在教学和教职员工队伍中引入全球化色彩。LSE的国际教员评估项目获得满分,而英国其他顶尖大学也都拿到了90以上的高分。
诚然排名较后的高校有强势项目,有弱势项目,依然能凭借优势脱颖而出。总体看来,本排名表更强调教学而非研究。不过我们从名列前茅的英国上榜高校中得出一个结论:最有竞争力的高校各项都具竞争力。
作者:Martin Ince 泰晤士报高等教育增刊 —— QS世界大学排名 创刊编辑